2010年3月31日

西九文化区管理局公佈第一阶段公众参与活动之结果

西九文化区管理局(下称「管理局」)(3月31日,星期三)今天发布西九文化区第一阶段公众参与活动(下称「公众参与活动」)的意见分析报告,该报告涵盖公众、文化艺术界及其他相关界别持份者对西九文化区(下称「西九」)发展的意见、期望和诉求。

报告由香港理工大学(下称「理大」)的公共政策研究所整理,将在4月7日举行之管理局谘询会会议上讨论,并呈交董事局审议。

第一阶段公众参与活动旨在谘询公众对西九规划,以及持份者对核心文化艺术设施的使用者要求,同时亦征询公众对西九的文化软件发展的期望,包括所提供的节目及与教育相关的活动。

管理局共举办了66场公众参与活动,包括一场学生论坛、一场青年论坛、三场公众论坛及61场小组会议。理大共分析了7,412份文件,当中包括6,688份填妥的问卷。

政务司司长兼西九文化区管理局董事局主席唐英年先生表示,第一阶段公众参与活动收集了众多意见,反映公众积极关注西九项目,他对此深感鼓舞。唐先生表示:「我感谢谘询会主席张仁良教授所作之努力,他与谘询会成员策划及监督整个公众参与活动过程,使谘询能以公开、透明及全面地进行。」

唐先生续说:「我亦感谢所有曾经对西九项目发表意见的人士。概念图则顾问在拟备概念发展方案时会考虑如何将收集到之意见反映于概念图则中。」

张仁良教授指出,从分析报告可见,公众及持份者均同意软件及硬件的发展应同等地重要。

张教授说:「此外,我们也留意到所收集的意见,与管理局为西九文化区发展所制定的七项规划设计原则甚为脗合。回应者认为西九须有机地增长,亦需为社会不同界别提供节目。」

管理局所制定的七项规划设计原则分别为富有创意、往来便捷、连接社区、融为一体、活力多元、卓然独特及可持续发展。

公众参与活动于2009年10月8日至2010年1月7日举行,期间公众对西九的环境气氛、提供的节目及相关的教育活动、整体外观、区内设施及活动等提出最多意见。

根据分析报告,回应者最关注的五项主要议题如下(按关注程度排列):
l 「环境气氛」
- 回应者认为西九的环境气氛需具备「艺术/文化气息」、「悠閒」及「启发思维」等特质
l 「节目、相关的教育活动及其他软件事宜」
- 所收集之意见十分广泛,包括培育本地人才的重要性、拓展观众群,特别是学生观众、和与本地或其他地区现有的文化中心及院校合作
- 有意见认为场地的开放时间、收费、订票系统及场地的租赁费用均具弹性
l 「整体外观」
- 回应者认为西九需展现香港独特的本土及传统特色,并拥有绿化布局
l 「设施及活动」
- 本地回应者表示他们最可能到访的四个首选设施为大型表演场地、剧院、博物馆及演奏厅
- 访港遊客最可能到访的设施为博物馆、演奏厅、剧院及展览中心
- 关于其他设施的意见比较分散,并没有主流意见,包括一般配套设施、文学馆、学习相关或教育设施、残疾人士设施、图书馆或资源中心等
l 「规划设计原则」
- 回应者对「可持续发展」原则十分重视。意见包括:应避免建筑物引起屏风效应、增强绿化、建筑材料的选料、可再生能源的运用、自然通风、中央水冷系统、电动运输模式及低碳排放等
- 就「富有创意」方面,意见包括场地及设施的设计应创新及富弹性
- 就「往来便捷」方面,有建议认为西九需与邻近地区包括油尖旺的旅遊区及文化设施,以及深水埗、大角咀、长沙湾等社区连接
- 就「融为一体」方面,有意见认为西九需融合不同文化及社群

张教授表示:「这些研究结果将为管理局及三个概念图则顾问,提供非常有用的指引,有助了解持份者及公众人士对西九及其设施的规划及设计之诉求及意向。」

张教授续说:「我感谢所有界别的持份者于公众参与活动期间提供宝贵意见。文化艺术界人士对核心文化艺术设施的使用要求亦提出了详尽意见,这将有助管理局及顾问拟备初步的设施用途分配表。我亦想对曾积极参与小组会议的残疾人士致以深切谢意,他们提供的真知灼见,有助我们规划时更能迎合他们的需要。」

概念图则顾问在拟备其概念发展方案时,须介绍他们如何将公众的意见融入其方案中。概念发展方案将于二零一零年下半年展开的第二阶段公众参与活动展示。

张教授表示,谘询会对公众参与活动的反应感到鼓舞,并将继续于第二阶段公众参与活动向公众及各持份者蒐集意见,以确保西九的规划及设计符合其愿景及公众期望。

分析报告连同于第一阶段公众参与活动所收集及分析的意见滙编,已上载至管理局的网页www.wkcda.hk。公众人士亦可于管理局位于铜锣湾加路连山道的秘书处查阅,分析报告亦已存放在民政事务署各谘询服务中心让公众查阅。

 

 

 

短片: 传媒简报会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