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通告

2013年8月13日

「戏曲中心讲座系列」第二讲畅谈传统戏曲与城市生活
门票于819日起公开发售

「西九文化区戏曲中心讲座系列」第二讲将于2013年9月28日(星期六)举行,由著名剧作家罗怀臻及资深戏剧评论家张秉权大谈传统戏曲与城市生活的互动关系。

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面貌及个性,或多或少影响戏曲的崛起及创作。即将于9月28日举行的《传统戏曲与城市生活》讲座,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罗怀臻先生及香港演艺学院人文学科系主任张秉权先生将分享他们在城市中创作及推广戏曲的经验与体会,探讨传统戏曲在城市中独有的角色。

西九文化区管理局(「管理局」)表演艺术行政总监茹国烈先生表示:「艺术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同样地,戏曲中心对我们来说绝不是一幢由砖泥建成毫无生命的设施。预计在2016年落成的戏曲中心,将是一个让这种优美的中国表演艺术与大众及城市生活直接对话的大本营,亦是一个全球艺术家及表演者渴望登上的大舞台。」

他补充说:「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管理局和戏曲中心设计团队由2013年1月至今不断谘询持份者,并聆听本地及海外艺术团体的意见,务求使戏曲中心的设施设计精益求精。我们正全速推动戏曲中心的软件及硬件发展,并已取得良好进展。」

茹先生表示,首场戏曲讲座已于6月22日举行,两位著名的艺术大师裴豔玲女士及阮兆辉先生的对话字字珠玑,赢得台下观众阵阵掌声。西九管理局将继续举办有关讲座系列,以拓展戏曲观众群、提升艺术水平及促进专业交流。

戏曲中心讲座系列旨在建立一个平台,邀请来自海峡两岸不同戏种、不同演出流派的资深戏曲艺术家及专家聚首交流,为中国戏曲的未来发展畅谈思辨,亦会安排示范表演及大师班,让年轻艺术人才能从中观摩学习。这些投放在文化软件方面的努力,将有助西九戏曲中心的规划,并确保设施设计及软件能同步发展。「戏曲中心讲座系列」由西九文化区管理局主办,以及由本港两家主要的戏曲培训机构香港八和会馆及香港演艺学院合办。

西九文化区戏曲中心讲座系列──第二讲《传统戏曲与城市生活》

 

日期

2013.9.28 (星期六)

时间

下午2时30分(讲座长约90分钟)

地点

香港演艺学院演奏厅

对谈嘉宾

罗怀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

张秉权(香港演艺学院人文学科系主任)

语言

普通话主讲

票价

$80(高龄、全日制学生、残疾人士与看护人及综合社会保障援助受惠人士半价优惠),门票于 8月19日起于快达票公开发售(包括快达票票房、K11 Select及通利琴行)

节目查询

2200 0093

网上购票

www.hkticketing.com

购票热线

3128 8288

编辑垂注

罗怀臻简历

著名剧作家,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全国戏剧创作高端人才研修中心主任、上海市剧本创作中心艺术指导、上海戏剧学院兼职教授。文化部优秀专家,并获授予「崑剧艺术优秀编剧」称号。

自20世纪80年代起,致力于「传统戏曲现代化」和「地方戏曲都市化」的创作实践与理论思考,剧本创作涉及京、崑、越、沪、淮、川、豫、汉、甬、瓯、琼、秦腔、黄梅戏、滑稽戏等诸多剧种。代表作品有淮剧《金龙与蜉蝣》、《西楚霸王》,崑剧《班昭》、《影梅庵忆语》,京剧《西施归越》、《建安轶事》,越剧《真假驸马》、《梅龙镇》,甬剧《典妻》,川剧《李亚仙》,琼剧《下南洋》等。出版著作《西施归越》、《九十年代》、《罗怀臻自选集》、《罗怀臻剧作集》、《罗怀臻戏剧文集》。曾获得国家级各类文艺奖项约百余种。部份剧作被译为英、法、日等国家文字出版演出,是中国当代剧作家中,作品屡获不同剧种改编且次数最多的一位。

张秉权简历

在香港中文大学取得学士、哲学硕士与哲学博士学位。现任香港演艺学院人文学科系主任。于2002年获特区政府颁授荣誉勳章,以肯定其服务本地戏剧艺术界的成绩;现亦为康乐及文化事务署演艺小组(戏剧)委员会与民政事务局粤剧发展谘询委员会委员。

张氏积极参与戏剧教育工作,为香港教育剧场论坛创会主席,现为该会董事。张氏亦为香港资深戏剧研究者与艺评人,历年编撰戏剧研究与艺评书刊多种,包括《香港话剧口述史:三十年代至六十年代》、《躁动的青春:香港剧本十年集(七十年代)》、《烟花过后:香港戏剧1998》等。其艺术评论散见不同报刊,现为国际演艺评论家协会(香港分会)董事局主席。

张氏的博士论文题目为《中国现代戏剧发展过程中戏曲因素的消长》,宏观检视现代戏剧与戏曲的关系,亦曾发表多篇研讨戏曲之论文。自加入香港演艺学院后,积极协助发展该院的戏曲课程,并为演艺青年粤剧团作品《双教子》与《灰阑情》的文学指导。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