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西九文化区推荐方案快将揭晓

昨天,西九文化区管理局公布了对文化区3个概念图则方案的公众意见分析报告。与此同时,管理局成立的评审小组已完成对3个方案的评审工作,小组成员的评分已交独立核数师封存。

董事局快将召开会议,审议评审小组对3个方案的分析以及小组的推荐方案,作出最后定夺。哪个方案将脱颖而出?如无意外,这个悬念将很快揭晓。

几乎可以肯定的是,董事局面临的将是个非常困难的决定,是鱼与熊掌的取舍。

让我们先看看群众智慧。香港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对去年8月至11月期间举办的第2阶段公众参与活动所收集到的意见进行了独立、系统分析。

结果显示,公众对这3个方案都有很高的评价,各个细项的得分都非常接近。3者各擅胜场,各有拥趸,可见当初管理局的确选中了3位旗鼓相当的高手!

评审工作绝不轻松

评审小组的工作绝不轻松。小组成员来自文化艺术、规划建筑工程专业、财务、社区等不同背景,他们在过去3个月举行多次会议,就3个方案的各种技术因素、文化艺术设施佈局的合理性、设计和分阶段落实的灵活性、财务安排等方面听取专家意见,深入论证,并按照董事局所订的以下6个准则进行审议和作出评分:

--- 董事局订立的规划设计原则

--- 设计以及分阶段发展的灵活性

--- 符合公众期望

--- 技术上的相对优势

--- 财务上的稳健程度

--- 政府的规划和发展要求。

公众的意见、倾向、取态是整个评审过程中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同时,管理局也有责任按照上述6个准则作综合考虑,确定一个符合西九发展目标、有利香港文化艺术长远发展、并切合市民期望的规划方案。

公众参与极具意义

回看前两个阶段的公众参与活动,在西九文化区的整个发展进程中,具有积极的意义。

首先,第1阶段的公众参与,令管理局和规划团队可以充分了解和掌握公众对于文化区规划的愿景、理念、优次持甚么看法,继而逐步由虚到实,形成3个规划方案。

第2阶段则让我们知道公众对于3个方案各方面相对优势的评价,使管理局在取舍时多了一个依据,并有助我们在不影响中选方案的完整性和系统性的前提下,从另外两个方案一中选取公众所欣赏的元素,研究能否取其精华,糅合到最终的发展图则。

而更重要的是,整个过程令参与其中的团体、持份者、市民与西九团队一起思考、学习、摸索,与西九一起呼吸、成长。

当我们看到近30,000人专注参观3个方案,4,800名市民花上不少时间填问卷,2,500人认真地接受现场访问;当我们看到各个论坛、小组会议、社交网站上的热烈讨论;当我们看到为数不少的文章和意见书,我们都深深地体会到、感受到无数有心人对西九发乎内心的关注和热切的期盼。在坚定我们对西九未来发展的信心的同时,更倍感责任的重大。

三选一,最终我们无可避免要作出艰难的抉择,也会令另外两个方案的支持者失望。我们会尽可能对每个方案都作周详的考虑,并努力做解释、说服工作,争取不同意见的人士接纳、认同获选方案。

最近,在不同场合都有关心西九的人士向我表示,不管最终选取哪个方案,不要再蹉跎了,尽快定下来,放手去做吧!我相信这是不少朋友的心声。

的确,前期的工作已经差不多,该作决定了。

西九文化区管理局董事局主席
唐英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