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司司长、西九文化区管理局董事局主席唐英年先生
西九文化区管理局成立至今几近半年。开局之初,千头万绪,但萦绕我和一众管理局同事脑际的两大问题是:西九的愿景是甚么?我们的文化软件就绪吗?我想就这两个问题谈谈我的一些看法和我们正在做的工作。
先说愿景。首要考虑的是,西九的本质是甚么?是谁的西九?我会概括为:西九是人文的西九,人民的西九。
人文的西九,因为文化艺术是洗涤心灵、激发思维、提供创意养分的土壤。西九的精神应该是尊重个性,鼓励多元。
人民的西九,因为这片四十公顷的临海宝地,不但是展示阳春白雪高雅文化的大舞台,还会有容纳前卫、实验、流行文化的空间,有发扬饮食文化的空间,有街头表演的空间,有徜徉消閒的空间……各适其适,雅俗共赏同乐。
兼收并蓄 体现可持续性
愿景二:西九应能兼收并蓄,不能划地为牢、孤芳自赏。文化的积累不能光靠拿来主义,而必须有本土文化的滋润,方能独树一帜。西九的触须要延伸到其他区份,摄取香港独特的本土文化养分,广纳岭南和中华文化的元素,碰撞发酵,生生不息。因此,在规划上要充分考虑与邻近地区的接驳便利,要考虑新旧区的融合。
愿景三:西九要有雄心、有能力作为世界各地文化艺术交流的平台,要成为充满活力、创意的珠三角都会圈一股重要的软实力。
愿景四:文化区会是环保的先行者,尽可能采纳各种先进的环保措施。
愿景五:西九的发展必须体现可持续性。从起步到初具雏形到成熟发展,不应盲目追求速度和眩目的地标性硬件,应该让其有机、自然地成长,供与求平衡发展
愿景六:西九是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催化剂。香港开放包容,高度国际化,资讯自由流通,保障知识产权,具备了创意产业的条件。西九本身创造的经济活动和就业机会,将有利于整合这些资源,推动文化创意产业成为新的高增值支柱产业。
软件配合 成功关键
现在说文化软件的配合。
管理局清楚认识到,软件的配合是西九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在准备整个文化区发展规划的同时,我们已启动对表演场地和博物馆定位、内容的研究,并会听取各界包括文化艺术界的意见。管理局并会充分利用硬件启用前的几年,举办表演和展览,积累经验,探索适合西九的文化内涵。
西九是香港文化艺术发展的巨大契机。管理局固然肩负重要的文化使命,但政府的推动更为重要。西九启航,促使我们全面审视和制订文化艺术发展策略,利用文化区设施启用前的数年时间,强化与文化区相配套的文化软件。
我们即将实施和研究中的举措,集中在培育艺术家、扩大观众群、加强艺术教育三方面。这些举措包括:
为年轻艺术工作者和中小型艺团物色表演场地并提供资助;将更多文艺活动带进地区和学校;发挥香港艺术节的品牌效应;推广公共艺术;加强发放艺术资讯;支持艺团和艺术工作者赴内地和海外演出、参展、交流;鼓励个人和商界赞助艺术;新高中学制引进更多元的艺术学习机会,并加强对艺术教师的支援;进行政策研究;增设学位和培训职位,培养艺术行政人员;强化公众艺术教育;以及检讨演艺学院的定位。
篇幅所限,只能约略谈到这里。不久管理局将举办连串公众参与活动,希望届时大家踊跃参与,携手建造让我们引以自豪的西九文化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