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共建「西九 你我文化新天地」

西九文化区管理局谘询会主席张仁良教授

  为期一个月的西九文化区第三阶段公众参与活动,已于上月30日圆满结束,让我在此向大家总结西九文化区管理局(「管理局」)在第三阶段的工作及成果,并展望未来路向。

  第三阶段公众参与活动自9月30日展开以来,有近19,000人参观了我们在九龙公园香港文物探知馆举行的展览,深入了解西九的建议发展图则,而专为持份者及学生举办的导赏团亦多达40场。此外,我们举办了公众简介会、专业团体会议、文化艺术小组会议和M+圆桌讨论会议,亲身听取市民及不同团体的意见。管理局亦提供了多种渠道,例如小册子、电邮、传真、Facebook等,让公众分享他们对西九发展图则的看法。

  过去一个月,我们收到超过1,100份意见。现时,香港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正埋首整理及分析,报告可望在两个月内完成。市民大众的宝贵意见对于我们向城市规划委员会提交发展图则,以便展开法定规划程序,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公众人士和持份者踊跃参与第三阶段公众参与活动,并积极表达意见,反映了他们对发展西九文化区的热情和期待,我们对此深感欣慰。

  三个阶段的公众参与活动历时两年,沿途我们遇到不少挑战。犹记得第一阶段公众参与活动在2009年10月展开时,西九计划仍然是一个概念,加上文化区曾是个有争议的项目,相关讨论虽已持续十多年,但总是「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楼」。另一方面,有些市民又忧虑西九文化区会变成一个地产项目,藉艺术文化之名赚钱。三家顾问公司在考虑市民对香港未来艺术文化地标的愿景之后,各自设计了一个概念图则方案,并于第二阶段向公众展出,当时人们又问我:「怎么又举行谘询?你们为什么不着手兴建呢?」

  我明白大家对西九项目的关注及忧虑,而三个阶段的公众参与活动正显示了管理局及政府发展西九文化区的决心,也说明管理局一直聆听公众意见,尤其是文化艺术界及相关团体的声音。我也很高兴看到管理局的同事十分重视公众心声,在每一个阶段的计划均有仔细考虑及采纳市民的喜好。西九的公众参与活动已一步一步增强了公众对文化区的认识和憧憬。

  接下来,管理局将进一步检视西九项目以落实发展图则,将之提交给城市规划委员会。然而,这并不表示管理局会就此停止谘询过程,我们将会继续听取公众意见。西九文化区作为香港未来的艺术文化地标,需要香港市民参与其中,这三个阶段的公众参与活动只是一个开端。

  转眼间,两年的公众参与活动已经圆满结束,我很高兴看到西九计划由一个概念及愿景,变成真实具体的发展图则。我谨代表西九管理局谘询会,多谢文化艺术界、专业界别及广大市民在过去两年的踊跃参与和支持。

  西谚有云:「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发展图则的形成也不过是西九文化区建设的第一步。我可以肯定的说,未来西九文化区的兴建和发展将有赖广大市民的热心支持,尤其是年轻一代的积极参与。

期待你我继续携手,共建「西九 你我文化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