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谈西九 新委员各抒己见 | |
西九文化区管理局辖下委员会小组最近委任多名要员,都是在香港文化艺术界响当当的人物,他们特别抽出宝贵时间,谈谈对西九的理念和愿景。
情人节的早上,我们走进罗启妍女士的家。她的家很特别,除了典雅的古董丶大量的艺术书藉外,还有很多令人一见锺情的珠宝首饰。 这位被誉为拥有第一位跨国品牌的华人设计师,当年就是凭着她独特的眼光和品味,及对中西文化深入的认识,创出以古玉配颜色宝石 珠宝饰物设计 的新路向,中西融合丶易於配戴,一直风行至今。 「其实作为文化中心或博物馆,一定要大众化,不能够曲高和寡。」罗启妍说「西九的计划要生活化,变成生活的一部份後便是一种享受。」 这位同时兼任伦敦泰特当代美术馆亚太收藏会委员及纽约美术/设计博物馆国际委员相信,文化跟艺术和设计根本是一体,成就我们的人生。艺术教育最为重要,能提高人的修养素质,培养多元化丰富的生活,创出新的价值观,促进社会文明发展。
同样对中国古代艺术品有浓厚与趣的是古玩商黑国强。这位「香港国际古玩及艺术品博览会」创办人一早来到我们办公室,边谈边看尘土飞扬的西九地盘。 「零五年我曾经为找不到一个好场地而大哭一场。」这位看来年青的外省人,早年出道跑欧美推销古玩,继承父亲黑洪禄经营超过半个世纪的古典家具生意,深深体会找寻大型展览场地的困难,所以他特别期待西九展览馆的出现。 「香港胜在集中,无论是 时间丶金钱丶人才及意念,一些外国人要做七天的展览工程,香港人做两天便成。」他说,西九具备成功的条件,他乐意提供用家的看法。
喜爱以用家角度思考的还有梁志和,现时是香港城市大学创意媒体学院助理教授。我们拜访当天,他正忙於筹备一个摩洛哥的展览。 话匣子一开,这位於1996年有份创办Para/Site艺术空间的艺术家便直接了当表示,今时今日香港已具备成立当代艺术馆的条件,他有幸能够参与及认识多一点,并给予支持是重要的。 「香港艺术发展来得快,却因为欠缺讨论和行动,所以M+有特别重要的角色。」梁志和说。 「香港不一定需要像伦敦丶纽约丶巴黎一样的规模,只需要一间好有愿景的博物馆丶一丶两间艺术家经营但push得好尽的空间,和两丶三间不用赚钱的商业画廊,便会有化学作用。」
音乐最能体现化学作用。就像我们到香港大学采访当天,学生还是在讨论着较早前大师兄许冠杰回校唱歌的馀韵,背後搞手原来是该校的通识教育助理总监黄志淙。 相信不少收音机听众一样,都是自小透过唱片骑师黄志淙了解多一点潮流的欧西音乐。黄志淙说:「过去廿多年我在电台丶电视丶杂志其实都是同一样工作。核心不变,只是岗位不同而已,但最终梦想和理念都是殊途同归。」 对他来说,音乐就如水一样,既是必需,且大部份是免费。不过,水有优质水,正如音乐也有优质音乐,给我们一个终生学习和享受过程。 「我相信文化艺术可以免费和优双轨道发展,令所有人得益。」 |
|
![]() |
|
上页 | 下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