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九管理局首个小区赞助项目…当然在西九
六十年代应当是这样吧! 街头卖唱《香港靓女多》;左邻右里在台风温黛肆虐下,你推我让分吃一条咸鱼;算命仙以算命维生(所谓「旧底兴『FACE LOOK』,依家兴『FACEBOOK』』......
六月廿八日,以上这些经典场面都一一在榕树头旁的美都餐室重演。「庙街王子」尹光在六十多名的嘉宾、油麻地街坊、学生和记者面前献唱首本名曲,紧随有第四线剧社演出的风趣处境剧,当提到一些陈年轶事如「MR ROBINSON司长」时,更惹来长者的阵阵笑声。
「油麻地文化艺游」是西九文化区管理局首个小区赞助项目,与文化葫芦携手推动香港本土文化与艺术创意活动。
西九管理局表演艺术行政总监茹国烈先生表示,「西九文化区不是一个孤岛,也不是一艘宇宙飞船突然降落新填的土地。未来数年在西九的规划和发展阶段,我希望能与香港其他各区合作,首站正是油麻地。」
西九管理局M+行政总监李立伟博士表示同意,「油麻地是我们最亲密的邻居。没有一个博物馆或文化机构可以在月球生存,它一定要和小区互动。」
油尖旺区议会主席兼西九管理局董事局成员钟港武先生认为,油麻地仍然保留着很多六、七十年代的小区文化和商业特色,呈现了香港的地道情怀。对于西九管理局已展开培育艺术人才及建立观众群的工作,他表示欣慰。
由今年七月至明年一月举行的「油麻地文化艺游」,将透过一系列视觉文化研究、小区艺术创作、展览及表演计划,鼓励小区的艺术参与及交流,培育年青艺术人才,让更多人进一步了解拥有多元文化的油麻地,并认识西九文化区项目。
其中一项「小区艺术创作计划」,艺术家和中学及大学的学生将首先通过小区文化与生活体验取得创作灵感,然后进行视觉艺术与表演艺术的创作学习与交流,并邀请小区居民一同参与创作,最终以展览与演出的方式展示成果。
「居民是小区的主人。」文化葫芦总干事霍天雯女士说:「油麻地保留了很多旧式唐楼、历史古迹和传统手工技艺;行人如鲫的新填地街街市、庙街、玉器市场则带动着小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而榕树头公园周围依然是平民休憩与娱乐的乐园,保留着算命档、歌档、杂货摊档等传统的消遣好去处,是香港平民文化的发源地和聚集地,所以我们希望透过『油麻地文化艺游』计划,配合西九的发展,在小区撒播艺术种子,推动文化交流及有机的小区创意生态。」
霍天雯的丈夫兼文化葫芦创办人吴文正,就对西九文化区有很高的期望。他认为西九不只是一个地标,更是全新的文化标志。
「自九七年后我们一直迷失身份,现正是时候我们去重建文化艺术的信心。」
要重建信心,小区的角色至为重要。这也是李立伟博士过去历任泰特现代美术馆和瑞典国家级现代艺术馆(Moderna Museet) 所累积的经验之谈。
来自瑞典的李立伟博士以母语说: 「小区很重要,艺术很重要,两者结合就完美了。」
茹国烈先生总结: 「不论我们说什么语言,小区对人们的生活和艺术发展都最为重要。」
|